乐冠国际

高古玉沁色、风化特征鉴别技巧
乐冠国际
你的位置:乐冠国际 > 乐冠国际介绍 >
高古玉沁色、风化特征鉴别技巧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9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02

古代玉器经过几千年的埋葬,会给玉器增添不一样的光彩,不同的沁色和多样的风化痕迹,每一件玉器都是独一无二的,沁色都不同,受沁的程度也不同,环境、土壤、时间长短、也是影响受沁的主要因素;坑口重如南方湿坑,玉质易变质,坑口轻如北方干坑,受沁浅,这也是古玉的特别之处,恰恰给于它一种神秘的光环,当然也有千年不受沁的现象,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,出现的不多。

今天咱们聊一聊古玉上都有哪些风化痕迹,以及经常出现的现象,以便大家对沁色的划分,以后也对沁有更深的理解。

(1)钙化:

古玉形成钙化现象普遍,一般是玉质本身硬度低,也是一种氧化和分解的过程,钙化越厚玉质也就越容易磕碰越容易裂

图片

(2)全色沁:

这种沁色也称为“色变”,主要特征是从外到内形成统一颜色,颜色有很多种秋葵色、枣皮色、坩青色、冰糖色、玫瑰紫、松石绿等几十种。

图片

(3)、玻璃光:

形成这种光气的原因一般玉质本身比较坚硬,且在湿度很大的密室环境中形成,玻璃光是由内而外形成的,这种光气有点像一面镜子,这种现象如果在古代时玉器被盘玩过的,更容易发生。

图片

(4)、玉萎缩:

也是老化的现象之一,玉表面会出现萎缩、塌陷的情况,一般从紐裂出开始随后成条状,甚至大面积萎缩。

图片

(5)、麻点沁:

这种沁色就是在玉器表面有不规律的点沁,一般在全皮色沁上面会有点沁,这种点沁的颜色不一样,这种现象不容易出现。

图片

(6)、黑漆古:

俗称“水银沁”,一般是由于墓内有水银,而导致古玉被水银所沁,并且形成了凹陷的情况,有的全沁,有的则局部受沁,这也是硫化的一个过程。

图片

(7)、冰裂纹:

冰裂纹是玉石老化现象之一,一般由古玉经过极热极寒而发生的冰裂,又或者经过酸硷的腐蚀现象。

图片

(8)、形变:

也称为“地弯”,这种情况一般玉质硬度低,再加上墓葬塌陷遇到外部挤压而形成。

图片

(9) 绺沁:

 绺沁是古玉上最薄弱的地方,一般都带沁,也是沁门,也有不带沁的,跟坑口有关,有沁的话一般有 绺裂的地方比较重。

图片

​(10)铁沁:

这种都是墓葬时,玉器跟其中的铁器叠放,或者土壤中含铁元素比较多,而形成这种沁色,这种一般局部受沁情况多见,有轻有重,颜色呈铁红色。

图片

(11)石灰沁:

这种又叫“白沁”,情况比较少,是在古代有祭祀现象,需要把玉器焚烧,而出现的这种石灰沁。(这种现象,有很多种说法,有待进一步考证)

图片

(12)、血沁: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。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,血液时间一长就不再是红色。这是由漆器、、红色纺织物、赤铁矿等带有红色颜料的器物,经过长时间的沁染,而形成的现象。

图片

(13)、朱砂沁:

早在石器时代,人们就开始在丧葬中大量使用朱砂,这样的葬俗,一直沿用了数千年,朱砂会付在玉器表面,很难沁到里面,一般清理出来玉器表面呈棕红色而且颜色很淡。

图片

(14)、饭糁

这是古玉的“内生性”白化现象,这些白化点、白化斑在古玉的肌理内部。呈大小不一、不规则的,形似饭粒,所以被称为“饭糁”现象,形成原因是玉石在地层下受到湿度温度的环境,所产生的一种质变现象。

图片

(15)、土沁:

土沁一般由红土或者黄土沁成,容易发生在结构脆弱的玉质疏松部位、石性较重的部位、受到过机械损伤的部位(工痕处),以及玉质存在瑕疵或缺陷的部位等,经过几千年玉表面会有腐蚀的不规则小坑洞。

图片

(16)、灰皮沁:

灰皮的形成是玉质本身蜕变造成,就是长期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,玉器分子结构发生质变,在玉器由表面开始慢慢往里形成的氧化层,凡灰皮沁必然有土蚀斑痕的出现,微距下观察灰皮,能够找到自然呈现的土咬土蚀痕迹,这也是沁色进入的通道,灰皮沁一般不深,重者则会呈(鸡骨白状)。

图片

古玉出土前墓葬环境复杂多变,沁色的种类多不胜数,有的甚至几种沁色都会在一件玉器上出现,都是正常的,以上这些是经常出现的种类,凡事还是要多方面考量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三星堆博物馆导览(下)